日期:2025-09-10 23:13:47
康熙是一位极为看重出身与血统的君主。他所宠愛的后妃中,绝大多数来自显赫的勋贵家族,然而也并非没有出身相对低微的宫女红盘策略,因缘际会得到这位千古君主的宠爱,甚至走上高位。文献中便提到,德妃乌雅氏曾经成为孝恭仁皇后,而敬敏皇贵妃则是另一位在后宫中获得特殊地位的例子。与此同时,还有一位宫女在命运的转折中获得相对不错的结局,她就是敬敏皇贵妃的同源者之一——敬敏尚未的另一位贵妃。
敬敏皇贵妃章佳氏,出身于满洲镶黄旗包衣,父亲为海宽,担任参领之职。按《八旗氏族通谱》记载,章佳氏的入旗始祖名为逊扎齐,祖辈长期居住在马尔墩章佳之地,因以族名改作姓氏。皇太极在位时,逊扎齐率族归附,被朝廷授予佐领;而海宽正是逊扎齐的曾孙,因而章佳氏与海宽之间存在血脉与世系上的关联。
与此并存的说法来自《章佳氏族谱》红盘策略,其中记载章佳氏的生父名为硕色。他是一名披甲之人,后来被挑入骁骑校,章佳氏因此被过继给伯父海宽,因此被选入宫时,是以海宽之女的身份来被看待的。这两种说法在细节上有所分歧,但都指向章佳氏并非出身显贵,却因机缘进入宫廷的事实。
展开剩余64%大约在康熙二十五年之前,章佳氏经过内务府的严格选拔进入宫中,成为一名宫女。她的出身虽然不显赫,家族中人多在内务府担任膳房总管、侍卫等职务,但她以娟美的容貌与端庄的气质在众多宫女中格外突出,容易引起皇帝的注意。一次偶然的宠幸,使她获得成为康熙后宫庶妃的机会。
从康熙二十五年起至三十年,章佳氏相继为皇帝生下三子三女,分别是皇十三子胤祥、皇十三女和皇十五女。这短短五年间的三胎之多,足以证明她在当时深受宠爱;而且她所生育的子女也都深得康熙喜爱。值得注意的是,胤祥从小经常随康熙出巡,但并未由生母直接抚养,最终被送到德妃乌雅氏抚养,因此胤祥的成长环境并非在母亲身边。
同样有趣的是,德妃的大儿子皇四子胤禛从小也被送往皇贵妃佟佳氏(孝懿仁皇后)身边抚养成长。尽管胤祥和胤禛并非在生母身边长大,但两兄弟之间却情感深厚,关系颇为融洽,彼此间的亲情在宫廷的尔虞我诈中显得尤为珍贵。
然而,尽管章佳氏为康熙皇帝生育了三位子女,她始终只是庶妃,始终未能享有抚养子女的实际权力。连绵的妊育之苦也对她的身体造成了极大损耗。自康熙三十年以后,她的健康日渐恶化,至康熙三十八年病重去世。死后,康熙才意识到自己长期以来对她的忽视,遂追封她为敏妃,并将她安葬在景陵妃园寝之中。
雍正登基后,皇十三子胤祥得到了重用,被封为和硕怡亲王。与此同时,胤祥已久的母亲章佳氏也被追谥为敬敏皇贵妃。她的遗骸则由景陵妃园寝迁移至康熙的景陵地宫安葬,至此,章佳氏成为清朝历史上第一位被安置于帝王陵寝之中的皇贵妃,成为后世谈论的一个重要标志。相关史料包括《清史稿》《清圣祖实录》《清朝后妃传稿》等。
发布于:天津市盛鹏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